何为噪声?噪声的传播途径以及对人体有那些伤害?处理各类噪音可采取那些相
低频噪音的危害及影响频率是用:Hz,作单位读:赫兹低频噪音是指频率在200赫兹(倍频程)以下的声音!中国对低频噪音的声音频率范围订为 20~200Hz ,其中对人体影响较大之频率,主要为: 3-50Hz 之频率范围。
在人耳范围内,20Hz–200Hz是低频,就是在一秒内震动20到200次发出无规律的声音叫做低频噪音。
频率在 200Hz~2kHz为中频,而高频式2kHz~20kHz。
一、传播方式及声学特征低频噪音与高频噪音不同,高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,能迅速衰减,如高频噪音的点声源,每10米距离就能下降6分贝。
而低频噪音却递减得很慢,声波又较长,能轻易穿越障碍物,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。
振动、低频噪音和普通的噪声都有个共同的性质,都是种振动波、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。
二、传播途径低频噪音按传播途径主要分为结构传声、空气传声及驻波,其中驻波危害最重。
1、结构传声是指安装在大楼内的变压器、水泵、中央空调主机通过居住大楼的基础结构大梁、承重梁将低频振动的声波传导到各家各户。
2、空气传声是指低频噪音通过空气直接传播到小区住家户。
3、驻波是指低频噪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射形成驻波,低频噪音在波腹中的振幅最强,对人的健康危害最重。
这就是为什么低频共鸣产生的嗡嗡声最让人感觉难受!三、危害综述凡是噪声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,虽然低频噪音对生理的直接影响没有高频噪音那么快速和明显,但低频噪音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。
遗憾的是,这种低频噪音所产生的危害还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。
下面我们从国内外专家的科学研究中、在对生产企业现场接触低频噪音的工人调查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。
具体有一下危害:1、对孕妇的健康危害国内外的医学科研人员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研究,证明强烈的噪声对孕妇和胎儿都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。
孕妇在怀孕初期可出现恶心、呕吐等反应,有些人的反应特别剧烈,以至于影响进食,有的甚至需要输液治疗;(河南安阳市职业病防治所在对某市3个纺织厂布机车间作业女工的调查中发现,接噪组女工的妊娠贫血、自然流产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,差异有显著性(P<0.01,P<0.05)。
接噪组与对照组女工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的比较注:经卡方检验,与对照组比较,*P<0.05,**P<0.012、对胎儿的健康危害接触强烈噪声不仅会对孕妇的健康产生危害,而且也会对胎儿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。
在20世纪70年代,国外曾有人对居住在国际机场附近的居民进行了调查。
发现当地居民所生婴儿的体重比其他地区新生儿的体重低,说明强烈噪声很可能影响了胎儿的发育。
营养学家研究人员发现,噪声不仅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,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C、B1、B2、B6、氨基酸、谷氨酸、赖氨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,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恶劣影响。
我国的学者对妊娠期间接触强烈噪声(95分贝以上)的女工所生子女进行测试,并把结果同其他条件相似的小儿作比较,发现前者的智商水平比后者低。
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噪声经常引起子宫收缩,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,进而影响了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。
3、对学生的危害学生白天经过紧张的学习之余,晚上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休息环境。
如果长期处在超过4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。
则无法集中精力,影响自学能力的提高,容易精神崩溃。
长期的噪音困扰,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。
从而导致成绩下降,严重者会产生厌学的情绪。
4、对成年人的危害噪音的恶性刺激,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,并会导致头晕、头痛、失眠、多梦、记忆力减退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、欲吐、胃痛、腹胀、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。
营养学家研究发现,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、微量元素氮基酸、谷氮酸、赖氮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,影响健康;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 ,心跳加快、血压上升,容易导致心脏病发;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、胃液分泌减少,胃酸降低,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。
5、次声波的影响频率低于20Hz的超低频声波叫做次声波 次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,心理影响主要表现是烦扰(annoyance),而对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在较强次声刺激时,可引起中耳压迫感、耳痛、鼓膜损伤、耳鸣及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平衡失调、视觉模糊等。
也有报道次声使血压、心律、呼吸出现异常变化。
随着工业、国防和科技的迅速发展,噪声及低频噪音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。
次声广泛存在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中,虽然人的主观感受不到,但其对人体影响较为严重。
据研究资料表明,次声对人体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,甚至达到不可逆的损伤,较噪声损伤更为严重。
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外进行的较多,国内刚刚起步并且研究的还不够深入系统,我们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,从而提供防护措施,以达到减少损伤的目的。
四、低频噪声治理在城市中的低频噪声源主要有:电梯、变压器、中央空调(包括冷却塔)及交通噪声等。
低频噪音对建筑有着很强的穿透力,其“绵力”会给听者带来“内伤”。
但是由于这种声音的分贝并不高,按照检测标准并不违规。
低频噪音的治理是世界噪声治理领域的公认难题之一。
一般来说控制噪音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,包括控制噪声源、保护被传播者和切断传播途径。
如安装专业隔音窗是保护被传播者的一种方式,或可以理解为切断传播途径。
而另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是从噪声源上进行控制。
如在电梯轿厢、变电站上采取喷涂水性阻尼涂料的方式进行治理。